2010年8月2日 星期一

王雅雋: 星期日談情﹕家有一舖

原文

【明報專訊】從我家到地鐵站的路上有一個水果檔。檔主是一對夫婦,男人沉默寡言,年紀看上去有點大,女人勤快利索,身材豐腴,她有一把甜膩的嗓音,招呼起客人來,將一口不標準的廣東話說得那樣熱情。
早上八點經過那小店,只見男人把一箱箱水果搬出來,女人精心紮出一簇簇荔枝龍眼,串串芭蕉擺得像盛開的花。夜裏十一點,街上行人稀疏,下班回家路過 水果檔,女人叫住我:「靚女,買生果啊!」我遲疑地駐足,看看,猶豫地提起一小串芭蕉,她立即溫柔而堅定地從我手上順過芭蕉,放到秤上只一秒,拿下來裝進 膠袋,遞過來甜甜地說:「十四蚊!」
我只有乖乖付錢的份兒,四個芭蕉提在手裏走回家,因為這一切發生得太快,心中不免有些恍惚。

「辛苦唔使錢」

在辦公室翻閱過去三年的《飲食男女》,有個欄目做得精彩,每期數一家香港老字號。一個個充滿人情味的故事讀過去,故事情節在我眼中漸漸面目模糊起 來。總是這樣的橋段:舖頭養育了一家三代人,祖父推覑車仔掙出一個排檔,父親守覑排檔搏出一片門面,兒子撐覑門面望天感慨:「夕陽行業啊,後繼無人啦!」
祖父的影像稍顯遙遠,是一個忙碌無聲的背影;父親的影像執著逼近,是一張堅毅粗暴的面孔;兒子被前人的光輝籠罩,往往當不成一個故事的主角。如果家 姐出場,她必是潑辣能幹、維護家人的正義化身;如果母親出場,她便是慈愛堅忍、嘮嘮叨叨的善良存在。無論那舖子賣的是牛腩還是雲吞,是烤鴨還是炒蟹,是雞 蛋仔還是飛機欖,是雜貨還是魚鮮,它總能把一家人牢牢地栓在一起——至少,把父親緊緊地栓一輩子。
那父親說出來的話樸素得無比強大,擲地有聲:「老竇教落,出來做野,人地做得少,你做得多咁就有得撈。」
「老竇教落,客人係米飯班主,所以最緊要對鱓客好。」
「老竇教落,冇話老闆唔老闆,伙計有野做緊,老闆都要幫忙。」
「老竇教落,做人要光明磊落,收得人錢就要畀足野人。」
「老竇教落,賺左D錢唔係賺,找左數D錢先係賺!」
那舖頭的全盛期十有八九落款在上世紀,如今依稀呈現的是個「子又有子,子又有孫」的愚公心願,彷彿飽蘸墨汁的一支毛筆寫到一行字的最後一劃,那苟延殘喘的結尾不免令人惋惜,而狗尾續貂的故事格調又如此奇怪。
我總是讀到各種觸目驚心的細節。比如從午夜十二點到凌晨四點,是有些人的正常晚飯時間;十年沒放過假的阿牛這樣解釋原因:「我冇野叻,勝在有鬥志, 勝在捱得」;那麼還有家族陰謀,把手藝最好的孩子困於舖中,將性格最野的孩子瓮於家中——「給他一盤家業,讓他生生性性。」總而言之,就是「辛苦唔使錢, 家和萬事興」。這教人沉重抑鬱的老字號人情味啊!
那本雜誌的編輯和我見過面,是性情中人。他黝黑壯實,講話飛快,筆下篇篇是俠肝義膽的現代版「兒女英雄傳」,如果當導演,想必是個吳宇森。有一期, 他寫一個九十年代移民來港的大陸人,文化不多,一身力氣,刻苦經營的一招一式活脫脫六七十年代的獅子山精神,我看得正過癮,篇末突然跳出來一句話: 「Cheap,原來真的有股強韌的生命力,無論環境多惡劣,都能夠生存。」我讀出了作者在時空交錯中,那一絲「欲辯已忘言」。

「一條穩陣路」

勤奮,曾經是許多香港人行之有效的生存方式。
家有一舖,曾經是許多香港人生活之保障,生命之依託。
一家人,齊齊整整,發奮努力,共同進退,這是中國人寫進基因的文化密碼。香港地在歷史上曾經接收了一粒粒過來討生活的蒲公英,他們用一個車仔推出一片天地,然後奮力地開枝散葉,撐起一頭家。
舖子裏的世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旺又一日,淡又一日,容乜易過一世。」他們說。他們認準「工」字不出頭,自家開舖,多少算個老闆。世道險惡,人情冷暖,一家人在一起,怎麼樣也有個照應。那舖子既是牢籠,又是保護傘,一個朝代過去,它還在那裏。
可是外面發生了什麼事?他們無暇分身觀望。舖子太繁忙,擔子太沉重,父親太嚴厲——他們胼首胝足,日夜操勞,謹守家業,在人生其他的可能性面前,自覺止步。
我當然明白一碗留駐豆香的古法豆漿喝起來多麼可口養心,然而當我聽說那一碗豆漿消磨的是一個人的全部自由和青春,那豆香就帶上了一股壓抑的韻味;我 固然迷戀一碗讓人放心的美味牛腩,可是當我知道有人為了那一碗牛腩,每天花四五個鐘頭清洗材料,如此又是一輩子,教作為食客的我如何能夠輕鬆下咽?
這可口與放心,壓抑和慚愧,深深的慰藉與隱隱的罪惡,感覺多麼似曾相識——那是我們對家的感情啊!家有一舖,究竟是一場幸福還是詛咒?
同樣的故事發生在日本,比如打刀技術,被政府奉為國粹,所以儘管無利可牟,手藝的尊嚴和技工的生活都得到完善保障;但這故事發生在香港,就變成梁添 刀廠,如今門庭蕭條,後繼無人。同樣的故事發生在美國,比如漢堡快餐店,被政府極力補貼,所以肉價比菜價低,一個漢堡侵略了全球飲食文化;但這故事發生在 香港,就變成沙田的盛記麵家,燉了幾十年的古法牛腩,前年因為領匯加租,一碗牛腩消化不了舖租,終於忍痛結業。
家有一舖在香港,是一個關於尊嚴的傷心故事。

注:文中案例及人物語言均引自《飲食男女》“老字號”專欄2007-2010的文章。
文 王雅雋(yayaisland@gmail.com
編輯 蔡曉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