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1日 星期二

徐詠璇: Philanthropy Hub, Never too poor to give

信報 2010年5月11日
原文

當香港仍是因為政制爭議拖拖拉拉的—曾蔭權、議員、中央都有錯!—新加坡已經在十年前宣布要 做Philanthropy Hub。

「慈善樞紐」。

不單是教育樞紐。

為什麼是新加坡,不是香港?全世界都知 道香港人最慷慨,平均每人的全年捐贈是全世界最多,每當有災難要籌款也是破紀錄的快,是全世界最多富豪聚集的城市、內地和歐美的著名大學都在香港設有籌款 部門……,香港的金融經濟也最活躍……。

沒法子,新加坡腦筋轉得快,也不必民主地等待共識。

譬如,新加坡借地給UBS瑞銀做 總部,今年UBS也就在新加坡第二次搞慈善論壇。
新加坡政府乘機介紹他們的國家癌病中心、Semakau Landfill(堆填區變觀鳥、釣魚的休閒區)。

UBS一向低調,但搞論壇卻氣派非凡,以慈善事業為主題,沒有商業味,兩天時間表排得密 密麻麻的,都是討論全球的新趨勢—社會企業、捐贈模式、家族基金、善心與創意、慈善與投資、救災與管理……。

沒半點銅腥,一片和諧,無分國 界,來的都是想奉獻的心。

曾有人問蓋茨:什麼較困難,賺億萬,抑或捐億萬?

他想了想,答:「Surprisingly similar。」(出奇地,都一樣的難。)

做大生意的人,當然都希望有好的投資回報。怎樣扶助全球四十億的貧民?怎樣解決病苦,幫助社會 進步?怎樣尋找自己的Calling—心靈的呼喚—而使熱誠不斷?怎樣使個人的力量發揮最大影響?
怎樣使善心不致成為自大、自我陶醉,而是 確確實實變為改造世界的工具,傳揚愛與信?
怎樣使慈善也帶學習精神(Spirit of learning),謙卑於是更美麗?
怎 樣使捐贈變為家族傳統,而每年家人聚首時快快樂樂的交換做好事的心得?

(之一)

信報 2010年5月12日
原文

慈善故事,說了千遍百遍,不膩?

UBS的瑞士朋友,編排很有一套,深度與功力 絕不比學者教授輸蝕。

這邊廂教授宏觀地談改造世界、社會公義—亞洲今天,好比西方從前的工業革命驚人,生活水平以幾何倍數計,是百分之一萬 的改善;搞好亞洲,便可以令六千萬人免於貧困—換言之,Asia can save the world。國民收入增長百分之十,中產階層便可以增加一倍……。

那邊廂,分析怎樣才能踏實的,不致好心做壞事。十八世紀時,有人捐錢建院 舍,以為救病苦,誰知死在院舍內,的比死在街頭的還要多。

捐贈者,談家族慈善傳統的繼承,好使善心永續。年輕一輩太早入基金會,會不會不 好?如果我們有遠見,人們會容忍我們偶爾犯錯吧……。

有許多窩心的故事—一個賊打劫,屋主說:「你冷吧?」把自己身上的大衣脫下給他。「你 餓吧?我帶你去餐館。」吃飽了,「你可以用我的錢包結賬了。」

有一個社企餐館,免費讓人來吃最好的美食,不收分文,只要求客人離去時,「隨 意」捐助窮人。哈佛大學教授說這模式不可行,要派人來做個案研究。餐館答應了,條件是哈佛教授過來要做餐館侍應。幾年下來,餐館生意好得開枝散葉分店林 立。

有菲律賓青年,推着木頭車去為孤兒講故事、帶食物、洗澡、洗傷口。他照顧的一個九歲孩子,復元後,也推着自己的小木頭車,到處行善,賣 糖果籌款。One is never too young to give back, never too poor。

講者有富商慈善 家、教授、銀行家,從CNN Hero到貝理雅夫人。

慈濟的發言人提醒大家,要尊重受惠者,大家是兄妹。要教曉富人去幫助窮人,要教曉窮人 有富足心靈。而幫助別人,就可以超越煩惱,製造循環愛心。

受惠團體也不是沒有壓力,災後「一年」便要達標交報告,但另一方面「攝影機走了, 大家也忘掉了」。人道關懷,談何容易。 (之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