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4日 星期六

何漢權: 國民教育 兩個教室

信報: 2010年4月24日
原文

國民教育,知、情、意、行,四個部曲,相互連繫,循環不息。汶川大地震兩年,傷亡慘重,至今 還有待復元,上周電視熒幕又傳來青海玉樹七級震禍,人命傷亡已達過萬之數,受災地區位處高原地帶,救援工作較兩年前的汶川地區更加困難。民族情、同胞愛, 患難見真情,國家領導人第一時間趕赴災難現場,一次又一次,不能欺場,又要壓場,年紀不輕,腳步並不太穩的走進陷落的敗瓦頹垣裏面,國民看在眼裏,心中冒 出一句話,三個字:「辛苦了!」孩童、學校、教育與家園還是最牽掛。兩年前,溫家寶總理到汶川地區再看復課的學生,在臨時教室上寫下「多難興邦」,前幾 天,胡錦濤主席在玉樹州孤兒學校,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下︰「新校園,會有的!新家園,會有的!」期望上行下效,新災區傷痛盡快得到撫平,盡快展開重建。

一 國兩制
青海玉樹地震,港人黃福榮的捨身救人,中央政府高度表揚。災難彰顯人性的光輝,很相信,在災難現場,如黃福榮義行者,不只一 人。但黃獲中央政府褒揚,不能不說在一國兩制下,港人的確受愛護、受特別尊重。青海地震發生日期是四月十四日(星期三)早上,香港學校收到教育局就地震事 宜的通告,行文兩小段,題為「悼念青海地震死難同胞」,呼籲全港所有學校員生,下半旗及默哀一分鐘,這是國民教育裏很重要的情感引導,但發函時間是四月二 十日,時差六天,稍為遲緩一點!也許教育局是要跟着特區政府管治大隊做事,特區政府就得看中央政府的明令舉措如何?國民教育中的「行」──遲到總較沒有到 為好。
不過,當認真思考一國兩制的權宜方便,敢於實踐的話,玉樹地震的不幸,或可帶給學生甚或市民更多的愛民愛國機會。例如︰默哀通告可以 早點發函嗎?內容可以詳細一點嗎?除下半旗致哀外,學生、教師、家長捐款可以嗎?(按教育條例,學校未經申請,不可以在學校作募捐。)而默哀日,學校應否 停止課外活動?再到民間應否停止娛樂活動?為何不敢定調?判斷災情,具教育意義的行為先走一步,多化被動為主動,誰會責怪?

國史教育
突 發事件,國家災難,特區政府以民為本,能合情合理地認真處理,無疑為國民教育鑄造廣闊的教室。當然,北京奧運、上海世博、廣州亞運等活動,政府民間組團參 訪、見證國家辦大事的綜合能力,亦應該被視為這個教室裏面的教學互動行為,有利於國民教育,憂戚與共,同喜同悲,這是身份認同。
國民教育大 教室,還有另外重要的一個,那就是國史教育,這是香港特區政府處理得極其薄弱的一環。
近日收到立法會秘書處轉寄教育局,就「有關推行中國歷 史教育事宜」之回覆文件。事緣幾個團體合組國史教育關注組,於去年十月六日向立法會申訴,申訴的主要線索是二○○○年起,課程發展處將初中階段的中國歷史 科分割成四個方案(綜合人文、中西史合併、校本發展以及中史獨立),政府政策引導、任校選擇之下,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四所中學,在初中階段局部或全部取消中 史作為獨立必修的科目,以隨意寄生於他科的情況出現。直至今年新高中學制,惡果再進一步呈現,中四選修中史科者,只剩下一萬二千多人(去年會考中史科應考 人數為二萬五千人)。就上述申訴,教育局回應文件,概不承認政策有問題,當然更不會認為有責任要承擔。
說到將中史分拆成四個方案,局方回應 是:「自回歸以來,有學校老師認為此種詳古略今的傳統中史課對文化史專題及中國近代史的教授有所不足,加上課程內容繁重,學習要點眾多,故自發地發展了其 他課程模式,以改進教學。」中史科獨立必修就是詳古略今?就是課程內容繁重、學習要點眾多?其他如物理、化學、經濟學科不存在這種現象嗎?有人自發研製, 教育局就要政策配合?總之,推得一乾二淨就是了。

中史學生
說到現時中四修讀中史科的人數只剩下學生人數的百分 之十六點四低位,由二萬五千人下滑至一萬二千多人,教局回應是「在四百五十多間提供高中課程的學校中,有約百分之九十二學校有設中史科為獨立選修科」,又 說:「在新高中制度下,報讀某些傳統文科的學生數目是有所下降,但跌幅最大的是中國文學」。實質報考中史人數重要還是學校單位百分比重要?中史低位未算 低,還有中國文學敬陪末座,怕什麼?總之,這是時代的錯,與人無尤!那怕明年修讀中史科人數再降,也有通識科的「今日中國」可抵擋,兩科過戶就可以了!真 的可以嗎?

最後必須一提的是,儘管東西文明的進化過程有相似之處,但世界上難見有如中華五千年之變革與延續,這是我國獨特的歷史,為何將之 分割?更值得再說的是,已雜成的漢語是中華文化的主流,而漢語是十分重視敍事活動的價值奠基,咱們的民族融和與發展,就建基於「擺事實、講道理、說感受、 明思辯、向前看」的連環價值系統裏,讓過去與現在永無終止地對話,相互參照;從國民教育看,國史敍事最是根本,這個寶貴的「敍事教室」,不能毀傷。

教 育評議會副主席
何漢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