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4日 星期六

林沛理: 從《不可兒戲》到「不可古肅」

信報 2010年3月27日
原文

王爾德「好玩」、「貪玩」和「爛玩」的玩家本色,盡見於他對「借來的思 想」(borrowed ideas)與「公認的智慧」(received wisdom)的顛覆,甚至嘲諷。「惟陳言之務去」,是中國散文大家韓愈的座右銘,亦正是王爾德的英文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王爾德的文章 從語法到內容,都深受英文傳統的格言、警句與諺語的影響。身為文體家(stylist),王爾德當然知道格言、警句與諺語用在寫作裏,可以潤滑節奏、調劑 句法和變化風格。的確,一篇硬着心腸、完全把成語和習慣語趕盡殺絕的文章,必然累贅冗長、囉唆繁瑣。
可是,倘若我們寫文章,只能靠別人來思 想和拾古人的牙慧,那麼即使贏得博學強記的虛名,也始終稱不上是個夠格的作家。
王爾德犀利,因為他早已悟出如何因勢利導、借題發揮,以其作 者個性之四両,撥傳統智慧之千斤。讀王爾德的最大發現,是活用英文傳統的智慧與語法,等於向財雄勢大的銀行借本錢,加些發揮個性的巧力,自然能夠賺取豐厚 的利潤。其道理一如活用典故,自能化古為金,推陳出新。
四両撥千斤當然是絕技,幸而這是一種學得來的絕技。王爾德的撒手鐧是「戲謔」,英文 叫做「parody」。
比方說,愛情與婚姻是個早已被說穿、說透和說爛的題目;就連「對什麼事情都有自己看法」的約翰遜博士(Dr. Johnson)都承認,關於愛情與婚姻,可以說的早已說過(Everything that can be said about love and marriage has already been said)。
可是好一個王爾德,不用「趁前人未說我先說」,卻能將「前人之說」變成 「我之說」。英文有句成語,說婚姻的本質是「兩人甜蜜,三人添亂」(Two is company, three is none)。王爾德把它拿來,手起刀落,改寫成「三人成伴,兩人不算」(Three is company, two is none)。他又將「佳偶天成」和「天作之合」(A match made in heaven)的意義完全顛倒過來,變成「離婚乃天作之分」(Divorces are made in heaven);又說夫妻公然調情是「乾淨內衣當眾洗」(Wash one's clean linen in public)。
王爾德的 傳世喜劇雖名為《不可兒戲》(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但若從英文寫作的角度去欣賞,得到的最大啟示,卻是剛剛相反的「不可古肅」(The importance of being playful)。「好玩」的句子、語法和意思,在這個劇本中俯拾皆是。關於勸婚的一段話:「You should get married. A misanthrope I can understand—a womanthrope, never!」。王爾德故意把「misogynist」(憎恨女性者)說成是字典裏沒有的「womanthrope」,卻妙在與前文的 「misanthrope」互相呼應,妙到毫顛。
余光中的翻譯,沒有將之直譯成:「一個厭世者我還可以理解,一個厭女者,絕無可能!」而能 匠心獨運地把英文的名詞變通為中文的短句:「一個人恨人類而要獨善其身,我可以了解——一個人恨女人而要獨抱其身,就莫名其妙!」
將 「misanthrope」譯成「獨善其身」沒有什麼了不起,但「獨抱其身」卻是將「抱單身主義」的意思融入「獨善其身」的語法,與王爾德將 「womanthrope」的意思融入「misanthrope」的語法,有異曲同工之妙。余光中不愧為中文寫作的魔術師,王爾德有這個譯者,亦可堪告 慰。
《不可兒戲》裏另有一處,談及愛情(love)與知情(knowledge)的關係。劇中的巴夫人問追求他女兒的少年傑克:「我一向認 為,有意結婚的男人,一是應該無所不知,一是應該一無所知。你是哪一種人?前一句的原文是:「...should know either everything or nothing」,後一句則是「I know nothing」。三言兩語,就把愛情的自欺本質(self-deceptive nature)說得淋漓盡致,這就是第一流的腦袋與第一流的英文;可以媲美美國小說大師亨利占士(Henry James)在《鴿子的翅膀》(The Wings of the Dove)裏面的一句類似的說話。女主角責罵她那個要做情場騙子但又不夠狠心的男朋友,說那個愛上他的富家女需要的,不是真相,而是愛情——「she doesn't want the truth, she wants you」。
本文作者為Muse Magazine主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